除草劑與其他的殺蟲劑有很大不同,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一個不小心用量或者選擇打藥時機不對,都會對農作物產生負面的影響,每年都有農戶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除草劑藥害現象。除草劑藥害影響玉米正常生長,嚴重時會導致玉米減產絕收。
除草劑藥害類型
一是當季藥害。如大豆田施用氟磺胺草醚、乙草胺、嗪草酮出現的除草劑藥害;玉米田苗后施用煙嘧磺隆、2,4-D丁酯出現的藥害(主要表現為玉米畸形,心葉呈鞭狀,雄穗無法正常抽出,嚴重影響產量);水稻苗床施用丁·撲合劑造成的不同程度藥害;黑小豆、蕓豆等雜豆地塊盲目施用未經登記的除草劑;將含有廣滅靈的除草劑用于花生、綠豆田等造成的藥害;小麥3葉期以前或拔節期以后施用2,4-D丁酯等造成藥害。
二是殘留藥害。主要表現在大豆田施用氯嘧磺隆、氟磺胺草醚、咪唑乙煙酸、異惡草松等除草劑,導致后茬敏感作物如玉米、瓜類、馬鈴薯、水稻、甜菜等出現藥害。另外,春季低溫高濕,移栽后的洋蔥、甜瓜、西瓜等作物常大面積出現殘留藥害。
三是漂移藥害。藥液霧滴揮發并隨風飄移,致使鄰近的敏感作物受害,如施用2,4-D丁酯、異惡草酮對鄰近闊葉作物及樹木造成的藥害。
產生除草劑藥害的原因
一是除草劑本身的性質。比如安全性差,含有雜質或者劑型不合格,配方不合理,含量過高、添加非法隱性成分等。
二是環境條件的影響。低溫多雨、大風天氣或施藥時期不對均容易造成藥害,如多雨天氣,大豆、玉米田低洼地塊出現淋溶藥害。
三是施用技術。長殘效除草劑如咪唑乙煙酸、氯嘧磺隆在低殘留濃度下對敏感后作物產生藥害;除草劑過量施用、誤用、混用及助劑選擇不當產生藥害;施藥時期不正確、施藥的方法有誤、施藥器械性能差、噴霧技術落后、噴霧器清洗不徹底、田間整地質量較差造成藥害。
四是作物因素。作物種類對除草劑的耐性差異(如水稻不同品種對莎稗磷的耐藥程度不同)、作物不同生育階段的敏感性差異、作物幼苗質量及長勢差異等。
五是對田塊的用藥歷史不了解。隨著大面積的土地流轉,土地承包經營者由于對承包土地的用藥歷史不了解,常常由于上茬施用過長殘效除草劑而造成殘留藥害。
如何防范除草劑藥害?
1.在施用除草劑前應細致地閱讀標簽,明確該除草劑的適用作物、適宜的施藥時期及方法、防除對象、安全用藥量及用藥注意事項,避免用錯藥或超范圍用藥,避免在安全用藥期外施藥和超量用藥。尤其在施用新的除草劑時,更要慎重,先小面積試驗示范,再大面積應用。
2.不同的除草劑針對的作物不同,如丁草胺和乙草胺、芐嘧磺隆和氯嘧磺隆,雖然都只差一字,卻一個在水田施用、一個在旱田施用。即使同種作物,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或不同的下茬(季)作物,施用的除草劑也不相同。如選擇苗后除草劑時,一些玉米品種對煙嘧磺隆較為敏感,易發生藥害,如鄭單958、豫玉22等品種。有的產品注明禁止在玉米自交系、甜玉米、糯玉米等品種上施用,選擇時應加以注意。
3.除草劑藥液要混配均勻、噴灑均勻,施藥之前,尤其是除草劑混用之前一定要將除草劑充分溶解,采用二次稀釋的方法將除草劑攪拌均勻。田間噴灑時一定要做到勻速行走,噴灑均勻。施用安全先進的除草劑噴藥器械,添加噴霧助劑。施用除草劑后,應徹底清洗噴霧器。

蕓苔素內酯-釋金-金石化工
對早期幼苗安全
改善土壤環境,提高作物抵抗力
藥效持久,營養調節均衡
性能與用途
本品是植物內源素植物生長調節劑,對農作物有親和性,安全性好,調節農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;促進各種作物生根,提高產量,改善品質。
使用方法
使用本品10ml兌水15公斤葉面均勻噴霧。
推薦使用作物
果樹、蔬菜、草莓、瓜果、棉花、花生,水稻,麥類,薯類。
凈含量:10ml